《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發布
日前,由中國租賃聯盟、南開大學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院和天津自貿試驗區租賃聯合研究院組織編寫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融資租賃業發展報告》完成。 報告顯示,進入2023年,全國租賃業出現觸底反彈,企穩向好跡象。從第一季度總體來看,企業數量和業務總量呈穩定態勢,外資租賃企業數量和業務總量繼續下降,但下降幅度比上年有所減小。 企業數量,由于一些外資租賃企業繼續退出市場,截至2023年3月底,全國企業總數約為9564家,較上年底的9840家減少276家 業務總量,截至2023年3月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余額約為57880億元人民幣,比2022年底的58500億元減少約620億元,下降幅度為1.06%。 據國際租賃聯盟組委會、中國租賃聯盟、南開大學當代中國問題研究院和天津自貿試驗區租賃聯合研究院組織編寫的《2022年世界租賃業發展報告》,截至2022年底,世界租賃業務總量約為36600億美元;中國業務總量約為58500億人民幣,折合8478億美元,中國租賃業約占世界租賃業務總量的23.2%。 中國租賃聯盟召集人、租賃聯合研究院院長楊海田在接受經濟日報、廈門電視臺等媒體采訪時介紹說:2023年對我國融資租賃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在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變數較多,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的情況下,國家和相關地區行業的一些管理部門越來越看到,對舉步維艱的租賃行業不能再進行制約,應該從積極角度進行行業監管,使其在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中發揮應有作用。 一是要明令取消對租賃行業開展跨境業務的限制,支持租賃業在開展東西部協同發展、擴大國際貿易中發揮其獨有優勢; 二是取消黑白名單制度,對經營不夠規范、甚至存在一些問題的企業,也要從積極角度幫助其進行整改; 三是積極宣傳天津、上海、廣州、廈門等融資租賃集聚區的經驗,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特別是已經設立的各家自貿試驗區發展融資租賃業務; 四是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部署和需要,支持組建全國統一的租賃資產交易所、設立行業自助性的資金拆借市場,配合亞投行組建亞洲基礎設施租賃基金。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