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走向
羅蘭貝格近日發布“轉型專家”系列報告《融資租賃: 行業轉型進行時》。報告指出,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速預計為16%,市場容量、產業經濟結構、監管政策及技術革新將帶來歷史性機遇。
報告指出,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速預計為16%,市場容量、產業經濟結構、監管政策及技術革新將帶來歷史性機遇,但挑戰亦不容忽視。面對未來幾年商業模式轉型關鍵期,報告提出融資租賃公司發展“四步走”戰略,助企業以內生式增長和外延式并購雙輪驅動,回歸產業并實現可持續發展。
現狀與未來
報告認為,中國產業經濟結構調整、技術革新帶動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將是推動本國融資租賃市場發展的內源動力。
發展機遇
對比成熟市場,雖然中國租賃市場增長顯著,新增余額也位居全球市場前列,但融資租賃滲透率偏低,潛力依然很大。
監管紅利持續釋放
近年來,中國密集發布了一系列融資租賃業頂層設計文件,從準入門檻、融資渠道、財稅等多方面推動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監管紅利持續釋放,鼓勵融資租賃行業支持實體經濟。
供給側改革
在“新常態”背景下,旨在解決中國供需關系結構性失衡的供給側改革為融資租賃發展帶來了歷史性機遇。
金融科技革命帶動商業模式創新
2016年以來,金融科技成為市場主流話題,數字化趨勢的三個重要方面——大數據、自動化與信息聚合網絡——將會為融資租賃業發展帶來深遠影響,行業有機會出現顛覆者。
轉型思路
報告為融資租賃公司發展定制了“四步走”戰略:明愿景、定模式、選行業和建能力。
明愿景
以客戶為中心和以專業化實現差異化是兩大發展方向。一方面,圍繞客戶需求構建商業模式,憑借多樣化的綜合產品和完整的服務生態,形成綜合租賃服務解決方案,滿足客戶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基于產業、區域或客戶群開展專業化服務,以效率、成本、專業化能力制勝。
定模式
具體建設方向主要有三大類:全能型服務商、細分行業/區域/客戶類型的深耕者、生態圈營造者。
選行業
以金融服務扶持國家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是融資租賃公司未來五年發展的一項重要課題,需要在戰略層面開展全局戰略規劃和體系化行業分析及規劃布局,并通過資源配置、外延并購、戰略合作等多種手段推動公司變革。
建能力
融資租賃公司轉型課題的根本是回歸深入產業,其核心競爭力培育應圍繞兩條能力鏈開拓:一是設備能力鏈,即全周期的實物資產管理能力;二是金融能力鏈,即圍繞客戶需求和實物資產管理需求的配套金融服務生態。公司自身的資源稟賦決定差異化能力鏈布局。
推進轉型
未來幾年是中國融資租賃公司商業模式轉型的關鍵期,如何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是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并制勝的秘訣。
內生式增長
融資租賃公司應圍繞戰略聚焦、精細化管理、創新治理三大抓手推進資源優化布局,實現關鍵領域的短期突破。在戰略聚焦方面,選擇關鍵發展領域;在精細化管理方面,以管理提升推動降本提效;在創新治理方面,以體制機制創新實現關鍵人才的獲取留存。
外延式并購
報告預計,未來相關的并購機會將愈發增多。
一方面,產業系融資租賃公司將通過境內外并購取得優異增長機會;另一方面,對于具備自主靈活優勢的獨立系融資租賃公司而言,并購方向更多將圍繞新行業進入展開,以快速獲取細分產業的競爭優勢為目標。
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